蓝孔雀
介绍:
蓝孔雀(学名:Pavo cristatus)雄鸟具直立的枕冠,羽色华丽,尾上覆羽特别延长,远超过尾羽。具20枚尾羽,形长而稍呈凸尾状;尾下覆羽为绒羽状;两翅稍圆,第1枚初级飞羽较第10枚短,第5 枚稍微最长;跗蹠长而强,远较中趾连爪为长,雄者具距。主要生活在丘陵的森林中,干燥的半沙漠化草地、灌木和落叶林地区,尤其在水域附近。清晨和傍晚随其群到田地里觅食,在地面上筑巢,但在树上栖息,主要以种子、昆虫、水果和小型爬行类动物为食。是印度的国鸟。也是伊朗两种国鸟之一
1外形特征
蓝孔雀体长91~228厘米,体重2750~6000克。雄鸟头上具冠羽,眼睛的上方和下方各有一条白色的斑纹。头顶、颈部和胸部为蓝色。翅膀上的覆羽为黑褐色,飞羽黄褐色。腹部深绿色或黑色。尾上的覆羽形成尾屏。雌鸟头上具冠羽。头顶、颈的上部为栗褐色,羽缘带有绿色。眼眉、脸部和喉部为白色。颈下部、上背和上胸部为绿色。上体其余部分为土褐色。翅膀具白色的边缘。下胸部暗褐色。腹部暗黄色。虹膜褐色。腿、脚角褐色。
蓝孔雀和绿孔雀有一些差异,绿孔雀的腿、颈和翎羽较长,雌雄都有闪烁的金属光泽。蓝孔雀的腿、颈和翎羽较短,叫声略低于绿孔雀。蓝孔雀缺乏鞍羽。蓝孔雀同种异性差异很大,雄性体的颈部、胸部和腹部呈灿烂的蓝色,羽光彩熠熠,身披翠绿色,下背闪耀紫铜色光泽,覆尾羽长1米以上,可以竖起来像一把扇子一样“开屏”。
蓝孔雀羽片上缀有眼状斑,这种眼状斑是由紫、蓝、黄、红等构成。开屏时光彩夺目,尾羽上反光的蓝色的“眼睛”可以用来吓天敌。蓝孔雀还会抖动其尾羽,发出“沙沙”声。雌性蓝孔雀比较容易受“眼睛”多的雄鸟的吸引。雌性相对于雄鸟雌鸟比较小,很不显眼,其身长仅约1米,重2.7至4千克。羽色主要为灰褐,无尾屏,无距。幼孔雀的冠羽簇为棕色,颈部背面为深蓝绿色,羽毛松软,有时出现棕黄色。
2栖息环境
栖息于2000米以下的开阔稀疏草原或有灌木丛、竹丛的开阔地带,从平原地带到高山地带的森林、灌丛中。喜欢在靠近溪流处生活。一雄多雌集小群活动。晚上则栖息在高枝上。
3生活习性
不善远距离飞翔,双腿却十分强健,奔走如驰。性机警。鸣叫声非常洪亮。以野果、草籽、芽苗和昆虫、蜥蜴等小动物为食。
1.集群性强:在野生或家养下,自然选择配偶,即一雄多雌(1:3~5),家庭式活动,在一定活动范围内,集体采食与栖息,极少个别活动者,一旦丢失一只会吵闹不休,对另群的个体不予采纳。
2.杂食性:以植物性饲料为主,也吃蝗虫、蟋蟀、蛾、白蚁、蛙、蜥蜴等动物。在圈养情况下以玉米、小麦、糠麸、高梁、大豆及大豆饼和种青草为主,再加上鱼粉、骨粉、食盐、砂砾、多维素、微量元素、氨基酸、添加剂等可根据饲养情况。喜欢吃梨、黄泡等果实,也吃稻谷、芽苗、草籽等食物,此外还食用一些昆虫如蟋蟀、蝗虫等,和一些小型爬行动物。孔雀的动物性食物主要以白蚁为主。
3.活动:双翼不发达,不善飞行,而脚强壮有力,善疾走奔跑,在逃窜时多为大步飞奔,觅食一般在清晨和黄昏,清晨来到溪边喝水、边清洗羽毛,然后一起去树林中觅食,炎热的正午则在荫凉的林中休息,黄昏再次采 食。晚间则飞上树枝休息。行动敏捷,脚强健,善奔,有一定高飞能力,在繁殖期间公孔雀有求偶行为并“开屏”,母孔雀也能用喙吻公孔雀的头、脸部。
4.殴斗性:在繁殖期间公孔雀间常因争偶而发生剧烈殴斗,也常伤及母孔雀。
5.叫声:蓝孔雀公孔雀“哇—哇”声拖腔长,叫声似老鸦,甚不悦耳。
6.生长周期:性成熟迟,22周龄开始性成熟。寿命长,蓝孔雀的寿命长约20~25年。
4分布范围
分布于孟加拉国,不丹,伊朗,印度,尼泊尔,巴基斯坦,斯里兰卡。引进澳大利亚,巴哈马,新西兰,新加坡,美国(夏威夷)。
5繁殖方式#p#分页标题#e#
繁殖期为6~12月。营巢于灌丛中的地面凹坑上。此时雄鸟的羽毛特别绮丽。常见数只雄鸟追随于雌鸟周围,并把艳丽夺目的尾上覆羽(即尾屏)展开如扇状,不断抖动,并相互摩擦而发生“沙—沙” 的音响。雄鸟为争雌还发生格斗。巢营于郁密的灌木丛、竹薮等的高草丛间。巢异常简陋,在地面上稍挖成凹窝,并衬以杂草、枯枝、落叶、残羽等。雌鸟每隔一日产一卵,多在黎明产下。卵每产4~8枚,一般为5~6枚。卵呈钝卵圆形,壳厚而坚实,并微有光泽;呈乳白,棕或乳黄色,不具斑点。
孵卵由雌鸟承担,经28~30日才孵出雏鸟,雏鸟有隐蔽于雌鸟尾下的习性。生长缓慢,第一年的幼鸟与雌鸟略同,而雄性幼鸟的颈部则色彩较鲜艳。第二年的幼鸟与同性别的成鸟相似,但雄的不具尾屏,脸上裸露部呈蓝色和黄色,第三年才被有成年的羽衣,此时雄性幼鸟具有完全成长的尾屏。
蓝孔雀尚缺乏品种标准与生产指标,但可根据外貌、体重、生长发育、产蛋量、孵化率等性状进行选择。在生产实践中一般都选择健康、羽色鲜艳、脚有力、趾不弯的个体。应进行编号,以防近亲交配。为此,应向不同单位引进具有不同血统的种蓝孔雀,索取系谱资料。蓝孔雀与绿孔雀可以杂交,其杂种后代完全能育。
繁殖期
蓝孔雀的繁殖期有强烈的季节性,一般在6~8月份。但在人工饲养条件下,繁殖期往往可提前和延长,从而延长了产蛋季节。
一、发情与求偶
成年的蓝孔雀,特别是公孔雀常常追逐母孔雀,并将华丽夺目的舵羽上的覆羽(200根以上)通过皮肌的收缩,高举展开如扇状,俗称“开屏”,并且不断抖动,索索作响,并可多次开屏,每次长达5~7分钟之久,且左顾右转,翎羽上的眼状斑反射着光彩,引得母孔雀频频接近公孔雀。在群养情况下,为争配偶常引起剧烈殴斗,有时已发情的母孔雀被公孔雀追得无奈而致受伤。
二、交配
公母配种比例为1:3~5,母孔雀交配15天后开始产蛋,为此要在角落处挖一沙坑,放好沙供其产蛋用。应有专人值班拣蛋,免发生食蛋癖或诱发抱性。
孵化分为自然孵化与人工孵化两大类。
一、自然孵化
最好利用抱性强烈的乌骨鸡及土种草鸡来代孵,并用醒抱药催醒有抱性的母孔雀。一般体型小的抱鸡只能每次抱孵4~6个孔雀蛋。在孵化期间,将抱鸡每天上午、下午定时放出或抱出2次,进行排粪,同时供应饮水和谷粒,约15分钟后抱回继续孵化。孔雀的孵化期为26~28天,其中于第7、14和21天分别验蛋。
二、人工孵化
凡孵禽的电孵机,只要将孵化盘按孔雀蛋的尺寸改制后即可孵化。按常规消毒种蛋与孵化设备。孵化工艺基本相同。
(1)温度平面孵化器内温度38.5~39.5℃,立体孵化机内温度37.5~38℃。孵化室内温度维持在24~27℃。出雏期温度下降0.5℃,至于采取恒温孵化(分期入孵)或变温孵化(一次入孵)由入孵者据生产而定
(2)湿度相对湿度维持在60%~65%,出雏期最好采用70%,孵化室相对湿度保持65%~70%。
(3)翻蛋头7天最好每隔半小时到1小时翻蛋1次,第2周1~2小时翻蛋1次,以后每3小时翻1次蛋。出雏前3天落盘后停止翻蛋。
(4)晾蛋一般不超温可不晾蛋,中后期每天可晾蛋15~20分钟,晾至30℃时(眼皮感觉不热)为止。由于孔雀蛋蛋壳较厚,开头几天温度与湿度不能偏低,后期通风与湿度也应高些,才能正常出雏。
饲养管理
一、育雏期的饲养管理
育雏期为2个月。初生孔雀为黄褐色绒羽,头顶及背部略深,腹部色浅,飞羽为黑褐色。一般都采用人工育雏法,1~20日龄采用网养或笼养。每个网架长250厘米,宽200厘米,底网高60厘米,室内外均设栖架,应提倡笼 育,可利用雏鸡用笼。
笼育雏温度与湿度:1~10日龄34~38℃,11~20日龄28~26℃,21~30日龄26~24℃。以后羽毛增多,可以与室温相同。相对湿度控制在60%~70%。
日龄日喂次数饲料1~10月,每天4次熟鸡蛋、粉料、青绿饲料、面包虫、补充饲料。11~30月,每天3次熟鸡蛋、肉沫、粉料、青绿饲料、面包虫、补充饲料,31~60月,每天2-3与上同。再加玉米渣、高粱等。#p#分页标题#e#
每群饲养量以40~50只为宜,随日龄增加而降低饲养密度。采取自由采食和饮水。保持环境安静,防止惊群。并建立信号条件反射以便于管理。定期消毒、驱虫和防疫、灭鼠、防兽工作。及时隔检病雏。
二、育成期的饲养管理
育成期是指61日龄至成年(2年)前生长阶段。育成舍的室内约占1/3面积,运动场网高5米,室内外设栖架,饲养密度为20只/100平方米。饲料以纯合颗粒料最好,每天喂2次,青绿饲料喂2次,应定期检测体重。如作为商品肉用仔孔雀,饲养8个月龄后能达到3.5~4公斤,便可上市。
三、成年期的饲养管理
孔雀成年期是指2年以上产蛋期的孔雀或休产期的孔雀。种孔雀舍每栏公母配比为1:3~5,栏舍面积为5米×10米,室内外各半,网高5米。网孔为1.5厘米×2.5厘米,运动场上应种植遮荫植物。饲喂定时定量,保持安静,注意清洁卫生。
(1)春季管理在繁殖季节,活动量大,采食量也大,应及时调整饲粮,注意补充蛋白质、维生素、矿物质饲料。在角落处设产蛋箱(铺垫沙子或软草)。
(2)夏季管理气温高、多雨、湿度大,采食量顿减,产蛋量下降,并逐渐停产。应多喂精料量,增加青绿饲料,防止霉变。做好清洁卫生和防暑降温工作。
(3)秋季管理虽秋高气爽,但气温下降,光照缩短,又值孔雀正常生理换羽期,饲粮中要减少或停止油料饲料。应在换羽期间采取强制性换羽,可以有效地缩短自然换羽天数,另外可以获得优质价高的羽翎,可通过对水、饲料和光照的适当控制,并突然改变其生活环境条件,以达到整齐换羽的目的。也可在不限制饲喂的条件下,酌喂氧化锌添加剂(当含锌量达至20000~50000毫克/公斤时,应先个别做试验后再采用)。可使孔雀7~10天后加速换羽,夜间可试拔主翼羽、覆尾羽,如能轻易拔除则拔羽,拔不动则不要拔,50%羽毛脱落或拔除时,则应停喂锌添加剂。也可使用肌注2500~5000国际单位睾丸酮和5~10毫克的甲状腺素,被肌注母孔雀变得迟钝和不爱活动,个别还出现“企鹅”姿势。经3~4天后症状消失。
一般于注射后第2天停产,至5~7天几乎全部脱落,并开始迅速长出新羽束。此方法同样要做一些活体试验后应用。另外在饲粮中要增加动植物蛋白质和维生素、矿物质、微量元素的含量,促进羽毛生长。做好越冬准备工作。
(4)冬季管理天气寒冷,除做好御寒保暖工作外,在饲粮中增加谷粒和油料种子量。地面可铺些垫料,保暖的同时注意通风。在休产季节进行防疫与防治寄生虫病工作。
疾病防治
蓝孔雀有相当强的适应性与抗病力,但在环境条件与饲养管理欠理想时,也容易患白痢病、禽霍乱、球虫病、蛲虫病。有些地区还发生过鸡新城疫、禽痘、马立克氏病等。由于缺乏严格规范的免疫程序,很多是套用鸡的免疫程序,因此还有待进一步完善。平时要定期搞好清洁卫生,投喂驱虫药物,有条件测定孔雀体内抗体后再进行免疫工作。
伤寒治疗
伤寒是由伤寒沙门氏杆菌引起的家禽的一种急性、败血性传染病。禽伤寒的临床症状与白痢病相似,但主要侵害3周龄以上的蓝孔雀,尤以对育成蓝孔雀和成年蓝孔雀危害最大。禽伤寒沙门氏杆菌对热的抵抗力不强,75℃条件下可存活5分钟,煮沸立即死亡:对低温抵抗力强,10℃条件下10个月不死;0.1%升汞、0.2%福尔马林15—20分钟可杀死。主要经过消化道感染,病的粪便、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的细菌,污染的饲料、饮水、用具都可成为传染源。病愈的蓝孔雀可带菌,也可通过种蛋进行传染。
(1)禽伤寒的症状:感染后4—5天发病,病程5天左右。病蓝孔雀精神不振,离群呆立,把头藏于翅下,羽毛松乱,食欲废绝,口渴,体温升高到43—44℃,呼吸快,腹泻,粪便呈黄色或黄绿色,有时排出带血的粪便。慢性过程病蓝孔雀消瘦、贫血,于昏迷状态中死亡。
(2)禽伤寒的预防与治疗
①搞好检疫。严禁从有病蓝孔雀场购人种蓝孔雀、种蛋;定期进行检疫,及时淘汰病蓝孔雀。
②药物预防。雏蓝孔雀饲料中混入0.01%的呋喃西林,或0.02%一0.04%的痢特灵,或在饮水中加0.2%磺胺甲基嘧啶,或0.5%一1%磺胺嘧啶,连用5天。也可用0.0l克链霉素放人饮水中,每只雏蓝孔雀任其饮用。#p#分页标题#e#
③痢特灵或呋喃西林按饲料0.03%一0.04%的比例拌人饲料中,连喂7天(注意拌匀):也可在饲料中加入0.2%一0.4%的金霉素或土霉素。磺胺类药物也有效。庆大霉素每次每只肌肉注射1万单位,每天注射2次,连注射3—5天。
6亚种分化
蓝孔雀属单一物种,无亚种。
7种群现状
该物种分布范围广,人工养殖技术成熟,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(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,栖息地质量,种群规模,分布区域碎片化),种群数量趋势稳定,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。
8保护级别
列入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》(IUCN)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.1——低危(LC)。
9经济价值
营养丰富
蓝孔雀肉蛋白质含量高达28%左右,远高于一般禽类、蛙类、鳖、龙虾和石斑鱼,含多种氨基酸,配比极佳,属优质蛋白质,而含脂肪仅为0.8%,其中饱和脂肪酸仅占0.4%,各种微量元素如钙、铁、钾含量均高于含量高于鳖、蛇、石斑鱼、穿山甲等各类动物。维生素A、E和B的含量均超过鸡肝。蓝孔雀肉热量为4兆焦/100克,胆固醇少于50毫克/100克,远低于一般禽肉和鸡蛋,与蛇相当。骨钙含量接近20%,磷为9%,钙、磷比约为2:1,优于牛奶,与人奶比例接近,也是优质钙源。孔雀蛋含水分65.6%,蛋白质12.1%,脂类10.5%,糖类0.9%,矿物质10.9%。
高档野味
全净膛屠宰率约为70%~80%,肉用蓝孔雀肉质细腻鲜嫩,有独特风味,用来炒片、炒丝、煲汤,其汤甘甜、微咸,香甜浓郁可口,色、香、味俱佳,是野味中之上品。
药用价值
孔雀胆是名贵的中药。蓝孔雀有滋阴清热、平肝熄风、软坚散结之功。其提取物的滋补功效远远高于龟、蛇、鸡的提取物,可提高人体免疫力、增加对疾病的抵抗力,具有杀癌细胞的独特功效。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禽部第四十九卷中记载,“孔雀辟恶,能大毒、百毒及药毒”。其解毒功效甚至超过穿山甲。
经济效益
孔雀肉现市售40~70元/500克,雏孔雀150元/只,种蛋100元/个,年龄在1年左右的500元/只,2年的800元/只,3年龄孔雀1000~1200元/只,每只孔雀羽毛值380元,孔雀羽翎除供装饰外,还可以制作羽毛画、羽毛花等。
10蓝孔雀舍建造
建设蓝孔雀舍该选平坦或稍有坡度,阳光充足、地势高、排水良好、环境优美、安静没有被传染病和寄生虫污染过的地方,场地的土壤以沙壤土或黄泥土为好,并保证有卫生的水源。
孵化室建设应该注意一下几点:
1.孵化室与外界隔离,工作人员和一切进入孵化室者都应遵守消毒原则,以切断传染源。
2.孵化室的建筑应热绝缘良好,以确保室内小气候的稳定。
3.孵化室应保持良好的通风,以保持空气的清洁。
4.孵化室应分设种蛋检验间、消毒间、储蛋间、孵化间、出雏间、洗涤间、幼雏存放间等等。
育雏间 育雏箱为1.2米×0.8米×0.7米的木质箱,上盖可透气的窗纱,底板垫上4厘米厚的锯末。热源为灯泡,控制灯泡的高度可以调节箱内的温度。室内育雏在孔雀20日龄内,搭架,每个架250厘米×200厘米、底高70厘米,内高2厘米,底及四周50厘米,用1.5厘米×1.5厘米的电焊网,其余用胶网,室外育雏20—60日龄,栏舍面积为5—10米,室内外各一半,室内高4米,上盖石棉瓦,室内外均匀搭上竹架,供孔雀栖息。在育雏期间,可用育雏伞或灯泡加热。
成年孔雀栏 由于孔雀体躯较长,夜间有在高树上过夜的习惯,需要较宽敞的笼舍,一般一雄多雌同笼饲养。笼舍内要装结实的树干做栖木,供夜间休息,笼舍底面要比地面高出40厘米。运动场周围及上方围起铁丝网,网高5米,孔径不应超过2厘米。室内约占全部面积的1/3,地面铺上黄土或沙子。每100平方米可养孔雀20只。
【蓝孔雀】相关特产
1. 蓝孔雀
2. 孔雀岩
3. 孔雀石
4. 铜绿山孔雀石
5. 阳春瑰宝---孔雀石